您在此处:首  页 > 走进中企思 > 管理精选 > 正文
管理精选

《今天,通才成为最稀缺的人》

    2022-02-24
 Ø  《今天,通才成为最稀缺的人》

在当前的时代中,通才逐渐开始被社会所接受,成为最稀缺的人才。通才有哪些优势呢?

相对于专才来说,通才的成长往往是厚积薄发,后来居上的。通才是不赢在起跑线的人,他们不像专才那样,靠刻意练习专项技能,成为狭窄领域的大拿,而是广泛涉猎,不断试错,从而发现自我,成就自我。通才主要有三方面优势:

首先,通才在不断试错中能更充分地认识自我。人生最终极的三个哲学问题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认识自己是一件重要又困难的事情,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选定与自己最佳的匹配方向,才能有更大的几率取得成就。

但自我认识这件事,只有在广泛涉猎和不断试错中,我们才能得到“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扩大我们认知和事业的范围,而不局限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

其次,通才还更具有创新能力。创新往往来自于不同知识和领域的连接。历史上那些各个领域的开创性的天才都是通才,爱因斯坦既是科学家,也是哲学家、音乐和文学爱好者;马克斯韦伯是社会学家,也是宗教学家、经济学家,不懂中文的他,还写出了传世名作《儒教与道教》,被誉为“最伟大的外行”。

乔布斯也在讲演中表示,苹果电脑之所以有那么优美的字体,完全得益于他在大学旁听的书法课。当专才们在自己狭隘的领域苦苦挣扎时,通才却能够倚仗自己广阔的范围打破认知壁垒,触类旁通,别开生面。

最后,通才在事业上比专才更有后劲。我们往往认为,一个人越早拥有专业技能,成为专家,就越有可能获得职业上的成功。但我们忽略了一个除了专业技能之外的指标——匹配质量。

匹配质量是指一个人的个人特性与所从事的事业之间的匹配程度。如果一个人年纪轻轻就选定了一条道路,可能最后会发现最适合自己的并不是现在走的这条道路,却又缺乏改变的灵活性。而且,当我们在过度专业化中沉浸太久之后,一旦目前的职业淘汰过时,就很难适应新生职业,这也是一种缺乏灵活性的表现。

通才能够找到匹配质量更高的事业,并能随时代的需要更新自己的技能,弥补专业技术上的不足。

如何成为一个通才呢?

第一,别怕输在起跑线上。成名并不一定要趁早,每个人成长的节奏都是不一样的,急于求成得到的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我们不必苛求刻意练习带来的少年得志,而更应该为长期发展留足后劲。

第二,寻求高的“匹配质量”,多行动,在尝试中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有在经历过一个领域之后,你才能发现自己的才能和性情适不适合这个领域。就像谈恋爱一样,只有花时间了解、寻觅,才能有更大的概率找到自己的“最佳匹配”。

第三,不管主业是什么,都要给自己留出“刻意业余”的时间,尝试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业务,扩大自己的范围。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太久,这样很容易陷入认知壁垒。

第四,要勇于跨界。颠覆式的创新都来自于不同领域之间建立的连接;就像我们前面说到的,开普勒、达尔文、爱因斯坦、香农、韦伯、乔布斯,这些在各个领域完成颠覆式创新的大师,都得益于在不同领域建立了连接。

第五,学习的目的是成为健全、博雅的人,而不是一个刻意练习出来的工具。在哲学上来讲,固定的专业化分工是异化的根源。我们不是一个追求成功的工具,在今天这个高度专业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健全、丰富的人。

专业化也并非一无是处,而应该避免过早和过度的专业化,认识到专业化的弊端,并尽可能地扩展自己认知和事业上的范围,努力成为一个通才。

专家在今天仍然没有彻底过时,专家仍然是一个光环式的标签。但在这个知识大融通、信息日趋民主化的时代里,专家相比于真正的通才面前,越来越相形见绌。因为,那些颠覆式的创新和革命性的范式转型,大多都是由通才完成的。

来源:《今日管理》2111


更多 >>思想引领
企业家在2023年一定要创新的同时,把握好三大谋略:控制成本、差异经营、集中饱和性攻击。
——于彦忠 2023.01.19 
研究成果
“智库”,是一个舶来词,与此不同是政府的附属品,只服务政府而则是独中国企业家智库,顾名思义,就是为中国的企业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版权所有 1998-2021 北京今日信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制、下载使用,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21 www.jrg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79226号-3,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149号。
电话:010-84238283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2号中林商务。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