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活动

企业家管理思想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2005-04-29

 

 

企业家管理思想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编者按:《今日经济》在去年年底推出的热点专题“问题出在哪里?”发出后,在会员单位及非会员单位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纷纷来电来函表示:“问题出在哪里?”帮了他们一个大忙,他们的企业本身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看过我们的案例,一下子豁然开朗,“哦,原来问题出在这!”。其实我们出这套案例的初衷也是想通过这些失败的案例来警示我们的企业,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可能不出问题。


  4月26日下午2:00,中国企业家EMBA特训班第七期28名学员在钓鱼台国宾馆17号楼举行了“揭开大企业神秘的面纱——问题出在哪里?”专题研讨会。研讨会由《今日经济》首席研究员于彦忠教授主持。学员们结合自己企业的现状各抒己见、踊跃发言。于彦忠教授进行点评、答疑。下面是我们节选的学员代表的精彩发言片断及于彦忠教授的精辟点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研讨会现场于彦忠教授主持会议 

 

 

   
 李永昌 周东红 朱瑞林


 

  李永昌,1966年出生,中国农村信用社博兴县联社行长,从事金融工作已有18年。当过兵,干过工人,做过公务员,阅历丰富。

  李总认为,企业出问题,除了专题上列出的原因以外,还可能在以下方面出问题:

  1.企业不注意资金的核算和运用。帐务处理混乱,税务一套,银行一套,却没有自己的一套明细账。盲目投资固定资产,大量占用流动资金,导致资金链断裂。

  2.没有把政府当作资源来开发。没有很好地研究党和政府的政策,以致宏观调控时措手不及。据他的经验,企业家要对中央宏观经济分析报告加以重视,从分析报告中或多或少会给出一些宏观调控的信号。

  3.许多企业家缺乏博大的胸怀,心胸狭窄,猜疑,用人不当。

  4.制度建设不完善。他认为一个企业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制度,员工与老板要一视同仁。

    周东红,安徽中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992年下海,先在上海创业,后转战安徽。


  周总认为,企业出问题,有主观、客观两方面原因。


    主观上,对自己能力、实力、智力、文化等方面的估计不足。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好一个项目,就有能力做好另一个项目;能融资1000万,就能再融资2000万;对人才管理失误以及企业文化不能很好地凝聚员工等。


    客观上分两个方面。一是对市场盲目乐观,只看到项目好的前景,看不到市场不利的一面。二是对政策政治盲目乐观。他认为政府不讲信用,是很正常的。A市长在位时可能答应你某件事情,但在事情没办成前,凑巧调走了,换了B市长。B市长来了以后为政绩考虑,肯定要放弃原来市长的做法,有一套新的思路,上一些新的项目。这是中国的国情,很正常。生活在中国就要努力去适应这种环境,就要想方设法和政府各种相关人士搞好关系,不能将宝押在一个人身上。否则就会像铁本那样,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朱瑞林,山东鲁南瑞虹化工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总认为,企业出问题也可以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加以分析。客观上,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太完善,尤其是那些刚改制的企业,公司结构、股权结构、监督等方面均不太健全,就容易出现决策失误、盲目扩张等一系列问题,这很正常。关键是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要重犯同样的错误。


   主观上,主要出现在管理上。一个好的管理加上一个好的机遇就可以塑造一个好的企业。他认为,企业里,领导班子很重要,企业领导不仅要能管好企业,关键还是要能理好企业。他认为“有爱心就有一切”,爱企业要像爱家一样,对待员工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要把员工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正确把握员工的需求点,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企业才具有凝聚力。


   对社会环境要适应,不要盲目上新项目,他认为一定的扩张是必要的,但扩张要有依据。

 

   
 尤文武 李剑 崔维锦
 

 

  尤文武,承德避暑山庄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尤总认为,企业能走多远,关键是对“度”的把握。对社会、组织适不适应,适应的企业就是成功的企业,不适应的就会出问题。企业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的不适应上。


  1.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战略与可支配资源不适应,导致资金链断裂;班子内部组织不适应;企业发展方向不明确,过多考虑优势,没有考虑危机;危机处理时,没有把握好时机;负债过多,亏损时仍负债经营;在多元化上没掌握好“度”等。


  2.管理。管理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管理要与市场、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企业初创阶段要独裁。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要引进空降兵就要有一定的授权。大多数老总认为,在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还不太成熟,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缺乏诚信,老板不会轻易相信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也不会卖命为老板干活。


  3.社会。当前我国仍处于改革阶段,各方面均不稳定。一些企业出事如铁本就是撞到了枪口上,政策需要你死,你就必须要死。对于政策的把握,就要好好把握好“度”。企业不违法但不代表不违规。在有些行业如酒业,通过成立销售公司避开消费税已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李剑,郴州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李总认为,企业出问题,有内、外两方面原因。从内部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团队意识。企业领导缺乏号召力、凝聚力,团队内耗等。
  2.缺乏市场营销意识。对品牌不知道如何进行经营、规划。在渠道建设方面缺乏经验等。
  3.内部管理混乱。决策层内部,决策层与中层,中层与员工,中层与中层,员工与员工之间在人事安排、关系处理,沟通交流等方面考虑不周。
  4.盲目投资,急于做强、做大、做优。企业的发展是一个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有的放矢,有所为有所不为。


  从外部来看,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当地政府的原因。政府说话不算数,缺乏诚信。二是企业法制意识不强,违法经营。


  结合自己企业的现状,他指出目前困扰他的企业的最大问题就是员工素质问题。他目前所在的自来水公司是从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过来的。自来水行业的天然垄断性质再加上国企旧有的那种氛围,造成员工缺乏进取心,没有危机感。职工关系网不好处理,员工素质急待提高。

  崔维锦,济南太阳集团民泰煤矿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煤炭事业已有20年。

  崔总的企业是从原来的集体企业改制成的股份制企业,目前年产煤炭10万吨,属于中小煤矿。崔总在98年煤炭行业收购了这家煤矿,2000年产量上升了5倍。但由于煤炭行业属于资源型行业,目前崔总的煤矿只能再开采4年,4年后干什么?国家政策规定,2007年前关闭所有年产30万吨以下的中小煤矿,崔总的企业正在其中,下一步该怎么办?考虑到目前面临的危机情况,去年年底,崔总向《今日经济》打来电话,说要上一个硅胶项目,咨询于教授该不该上。于教授对这个投资项目提出了12个问题,如果崔总能回答上来,就可以上这个项目。崔总对《今日经济》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表示由衷的感谢,对这12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推敲,最后决定上这个项目。


  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崔总认为,他的煤矿企业出问题,可能会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政策。国家煤炭政策扶大压小,2007年前关闭所有年产30万吨以下的中小煤矿,他的企业正在其中。
  2.安全问题。近来中小煤矿接连出事,安全问题事关企业生死。
  3.市场问题。


  新投资的硅胶化工厂出问题,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和技术方的合作问题。
  2.硅胶的市场问题。
  3.政府因素。争取在这届政府换届前上完这个项目。

   
 秦诚教刘龙  谭海龙

 

  秦诚教,哈尔滨东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国企工作了30年,目前企业拥有职工3000人。

  秦总认为企业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法制不健全、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
  2.经营者自身素质问题,现在的企业家还不能称作企业家,充其量只能叫企业经营者。对如何提高经营者素质问题,他认为,现在启用职业经理人在目前中国现状下还为时过早。职业经理人定位很重要,要明白为谁做事。
  3.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家庭因素等。

  刘龙,山东菏泽泰龙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总很赞同市委书记陈光提出的“破光、送光、卖光”三光政策。2000年他个人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化肥厂,现在发展不错。他指出目前他的企业存在以下两个危机:


  1.安全隐患。作为化工产品易燃易爆,液态氨极易泄漏。
  2.政府不讲信用。他认为,对政府可以信任但不可全信。企业要进行预警,一旦政府不讲信用该怎么办。

  谭海龙,青海百草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谭总在海尔工作过4年,2002年开始管理百草药业。现在谭总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将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百草药业是一个私营企业,现在正从家族化管理向正规化、现代化管理过渡。在这个过渡过程中,老员工如何安置?员工素质如何提高、如何才能做到奖罚分明?是应该像海尔那样实行不近人情的制度化管理,还是像IBM一样尊重每一位员工?管理的这个“度”实难把握。

 

  
武耀光  李雄春

 

  武耀光,河南巩义市仓西实业开发公司总经理。

  武总认为做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要量体裁衣。吃的下的项目上,吃不下的项目就不要硬着头皮上,否则新的项目没上去,原有的好项目却被拖跨了。另外在人力资源方面也要量体裁衣,合适的岗位安排合适的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李雄春,东莞市新世纪幕墙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总经历非常丰富。当过六年兵,做过行政,搞过书法,后来给别人打工,做过五年半门卫,六次跳槽。军人的经历锻造了他不服输的性格,“你行我也行”,靠8000元起家的他目前企业在当地已具有一定规模。


  李总最大的困扰也是家族企业如何向现代企业过渡的问题。当初哥们帮忙创办了这家企业,如今企业发展壮大了,对这些人如何管理?还按照老规矩来还是实行制度化管理,但制度在哥们那里根本就不管用,这些人根本就不吃那一套。创业时的几个哥们素质不太高,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引进空降兵,但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很不成熟,“十个起码八个贼”,对职业经理人如何管理?李总的做法是只和职业经理人签一年以内的合同,一年以后再考虑用不用你。

更多 >>思想引领
企业家在2023年一定要创新的同时,把握好三大谋略:控制成本、差异经营、集中饱和性攻击。
——于彦忠 2023.01.19 
研究成果
“智库”,是一个舶来词,与此不同是政府的附属品,只服务政府而则是独中国企业家智库,顾名思义,就是为中国的企业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版权所有 1998-2021 北京今日信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制、下载使用,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21 www.jrg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79226号-3,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149号。
电话:010-84238283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2号中林商务。 技术支持:中研网